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无锡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40年间 无锡人走向了远方 更多人走进了无锡

2023/6/17 1:23:58发布44次查看
中国江苏网6月27日讯 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高铁坐地日行八千里程;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手机就能叫到网约车……这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出行方式巨变的生动写照。
如今,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相互交融的交通工具,共同推动百姓出行“加速”。出行方式的变迁,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还有心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和心爱的姑娘迎风骑行在蠡园
将时间的镜头拉回1979年,朱先林19岁,高中刚毕业的他顶替退休的父亲,成了无锡机床厂的一名学徒工。朱先林家住东门,机床厂在开源大桥附近,“上下班靠步行,每天早上5点就得出门,步行一个半小时到厂里。”朱先林说,当时市里有10路、11路、5路三条公交线路,先坐10路到五爱广场,再转11路可以到机床厂,比走路省一半时间。上班第一年,朱先林每月工资只有14元,坐一趟公交车要五分钱,他舍不得,就像父亲一样步行上下班。每天顶着星星出门,望着月亮回家,只有遇上大风暴雨这样的恶劣天气才允许自己“奢侈”一回,乘回公交车。
那个年代出行基本靠双脚,有自行车的就算“有钱人”。在计划经济体制年代,不用说大家都不宽裕,即便是有钱,也要有购车票才能买到。看到机床厂车间里的师哥师姐有了自行车,朱先林羡慕不已,常常向他们借车来“威风”一把。“那时自行车是大物件,关系不够铁人家还不借。”为了借车,朱先林费了不少心思,平时热心地给他们擦车、跑腿,偶尔买个馒头“讨好”师哥师姐。尽管每次都小心翼翼地练骑、完好无损地归还,下一次借车前,师哥师姐总不忘叮嘱一句:“别给弄坏了”。
1982年,朱先林考上了二级工,工资涨到每月38.9元,算是当时的“高薪一族”。自己攒了些钱,父母“赞助”了一部分,又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票,最终花了100多元在东方红商场买了一辆“长征”牌26寸黑色自行车。骑着崭新的自行车游走大街小巷,同样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朱先林心里美滋滋的。更得意的是,工友们也像当年自己讨好师哥师姐一样讨好他,只为了借车一用。
他对自行车爱护有加,当“心肝”似的呵护。每次骑完把车擦得铮亮,还不忘用机油擦拭自行车辐条、钢圈。“现在脑海中还清晰记得,每到周五下午,单位给半天时间洗工服,我就一丝不苟地擦车,套轴、飞轮、脚蹬子、车把、车闸,每样都不落。”说起这辆自行车,勾起他青涩绵长的回忆:和心爱的姑娘迎着风骑行在蠡园;胸口别着大红花,自行车载着娇妻回门……
它的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
上世纪有句话——嫁女儿就要有“三转一响”,缝纫机会转,自行车会转,还有就是收音机。家住中桥一村的范荣庆,退休前担任马山峰影小学校长。他回忆,那时候市面上的自行车主要有凤凰、飞鸽、永久等品牌。其中牌子最响亮的是永久和凤凰。骑“永久”“凤凰”就像现在开轿车的感觉,当时无锡地产的“长征”牌自行车也很风靡,是很多无锡人入手的第一辆自行车。
范荣庆算是较早的“有车一族”。1972年,他从上海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当时整个大队就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每次大队书记去开会,还要问我借车。”他记得,过年带着妻儿回丈母娘家拜年,前面坐着儿子,后座妻子怀里再抱一个,他负责“驾驶”,一路骑行过窄窄的泥土路、石子路……
时光转至9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已从曾经“奢侈品”变成了主要代步工具,一夜之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无锡机床厂有五千多名员工,附近还有锅炉厂、电路厂等,加起来有上万名员工。每到上下班高峰时段,几百辆自行车一起涌上街头,一路上铃铛叮叮当当的场面蔚为壮观。”朱先林至今还记得那个情景。
来自市车管所的数据显示,截至1989年12月,无锡共有自行车1780829辆。那个年代,自行车不仅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重要的运载工具,它的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不论是火车站接人、运米带油,都派上了用场,直到摩托车、电动车成为“新宠”,自行车才渐渐淡出视野。
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无锡人的出行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座驾”不断升级,公共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善,现在出门,公交、地铁、出租车、公共自行车任你挑。同时,市民从追求“有车”到买“好车”,从“比排量”到“秀绿色”,智能、环保的出行理念开始领衔城市出行新风尚。
私家车拥有量近149万辆
在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人对于私家车是想都不敢想;进入21世纪,私家车慢慢开进了寻常百姓家;现在,家庭购买汽车已成为常态。周末去赏花、去访友,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了很多私家车主的假日选择。将时针拨到1989年,全市只有31161辆汽车,基本都是公务用车,家庭拥有汽车的是少数。回到2017年年末,无锡全社会拥有车辆187.87万辆,其中汽车176.45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年末达到148.92万辆,平均每个家庭都拥有私家车,拥有两辆或三辆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随着人们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对“座驾”的要求也在提高,许多人已不再满足于“有车”,还要买“好车”,比较排量、轴距,追求大空间、高配置。然而,日益紧逼的环境压力,绿色环保理念开始引领出行领域,越来越多人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越来越理性。就拿买车来说,更多地考虑实用性,低油耗车型特别受欢迎。据市车管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无锡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9487辆,到2020年这个数据将升至2万辆。
变迁
不断升级的“座驾”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地铁线拓展城市的“跑道”
改革开放40年,无锡交通发展的一大亮点就是实现了“地铁梦”。地铁1、2号线于2014年年中、年末相继通车,“地铁时代”让我们回家的路更加畅快。据统计,现阶段无锡地铁运营里程56公里,日均客流量为25.22万人次。2017年全年运营总里程523.48万列公里,线网客流总量9233.58万人次。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tod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对全国26个轨道城市、2113个轨道站点分析发现,无锡市三阳广场站超过北上广位列全国第一!
从无锡地铁集团了解到,目前1号线南延线、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工程也在稳步建设当中。其中,1号线南延线正线全长5.2公里,区间从1号线长广溪站开始,至终点站南方泉站。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西北起自苏庙站,东南终于硕放机场站,线路全长28.5公里。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北起惠山区刘潭站,南至太湖新城贡湖大道站,线路全长24.6公里,该工程预计2021年竣工通车,与1、2、3号线均实现换乘,构建起四线联运。待三条新线建成后,无锡轨道交通将激发起乘数效应,便利市民出行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
智能公交让全民智慧出行
作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公交形成了模式多样、点线交叉的线网新格局。目前,无锡公交营运线路291条,线路总长5774公里,每天有1万多班次公交车穿行在城市路网。更有智能化的终端服务,在公交车上装备gps,不仅能够全程定位公交车所在地,还能够获知公交车的行驶速度,方便人们进行公交线路查询,让你“明明白白”等车。
除了普通的城市公交线路越来越多,主打一人一座、快速直达的定制公交也正式亮相。去年9月1日,无锡推出了首批“专线定制”和“校园定制”线,在线路选择上实现“私人定制”,通过一站式交通出行服务平台,以预订乘坐方式开展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截至今年上半年,市区累计开通线路157条,线路覆盖各个区,定制公交日均班次122个,日均运送乘客3681人次。同时,围绕场景化、时间化、定制化的新公交服务思维的城市微循环线路也同步推出,通过微循环公交“短、平、快”的优势,为地铁和公交干线输送客流,构建快捷、高效的换乘体系,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效率。
互联网+缩短“最后一公里”
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加重了交通拥堵。近年来,共享经济在出行领域掀起大波澜。借助互联网力量的网约车就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满足人们对于出行更高的要求:从路边等出租车,到在屋里叫一辆车;从付现金,到手机在线支付。
去年开始,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迅速成为市民的“新宠”,成为仅次于公交、地铁的城市第三大出行方式,在化解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上出了一份力,也符合人们对于低碳、绿色、共享的理念追求,受到许多都市人的追捧。来自市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无锡共有62万辆共享单车。除了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也纷至沓来,共同打造城市交通出行体系。
尽管在网约车、共享单车的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不可否认其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也折射了人们在享受改革成果的同时,出行理念也在逐渐改变。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家庭小轿车,再回到自行车,人们出行求的是环保、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从这个层面上看,共享单车不单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高铁让“双城生活”更便利
每天早晨6点,家住京梁合小区的朱晓慧在无锡的家中醒来。洗漱梳妆后,花上15分钟给家人做顿早餐。7点不到,先生开车把女儿送到学校,再把她送到无锡火车站,这时是7点30分左右。朱晓慧拿出中铁银通卡刷卡进站后,坐上最近一班赶往苏州的高铁。每天高铁上的15分钟,朱晓慧会打开手机英语学习软件,享受这碎片的“充电”时间。8点20分左右,她抵达苏州站,再挤上地铁赶到苏州大学科技创业园上班。
以往没有高铁,无锡人要想出趟远门,还得坐上几个小时的绿皮车或大巴,既耗时又费力。如今,每天近270对火车途经无锡后飞驰到全国各地。风驰电掣的高铁,时速已经达到350公里/小时,让这样的“双城记”成为城市化生活新常态。由“和谐号”到“复兴号”,不仅是速度、外观的改变,更是科技强国的外在体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打开城市空间格局,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无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150架次航班架起“空中通道”
今年5月18日上午10点15分,一架从韩国仁川飞来的波音747全货机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平稳降落;当天14点38分,该架飞机搭载着104吨货物从无锡起飞,飞往德国法兰克福哈恩。这是由dhl敦豪全球货运包机运营的“无锡—欧洲”洲际货运航线,也是无锡首条洲际货运航线,意味着无锡冲出亚洲,融入世界航空版图,在无锡民航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机场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标配,让无锡人走向了远方,也让更多人走进了无锡。自2004年正式开通民用航班以来,苏南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了20倍。数据显示,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556万人次和9.6万吨。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68万人次,货邮达10.7万吨,已成长为国内重要的大中型干线机场。目前,每天有150架次航班通过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从无锡直飞9个国家和地区、24个国内城市,无锡与世界各地的距离越来越近。
展望
未来无锡将拥有5个通用机场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经济欲发展,交通必为先。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打造更畅通的交通出行是无锡的发力点所在。前不久,宜兴通用机场场址获得批复,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今后还将在江阴、马山、锡山建设3个通用机场,加上已经投入使用的江阴华西通用机场,未来无锡将拥有5个通用机场。预计到2030年,无锡将建成以公(商)务飞行、通勤飞行、旅游飞行、航空培训、物流和保障服务为特色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服务中心和通勤运营枢纽。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建设通用机场,不仅能促进锡澄、锡宜一体化发展,还将助力无锡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想要飞得更远,还需补短板。随着不断增长的客运和货运需求,苏南机场老航站楼改造和机坪扩建等一系列项目势在必行。本月初,苏南硕放机场国际航站楼改造全面启动施工,改造工程总投入1.13亿元,力争在明年春节前竣工。改造后的国际航站楼将带来便捷舒适的服务,例如,入境旅客的托运行李将在提取前完成海关设备判图,如无问题可直接在行李转盘上提取行李,改变了目前旅客先提取行李,再排队等候过机查验的情况;安检分层管理系统也将升级,可分别根据机场安检、卫检、海关的判图信号实现行李自动分拣和检查功能,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反复开箱的麻烦。
据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刘桢介绍,改造完成后的国际航站楼将能满足2025年国际地区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的设计要求,今后市民到境外出行就更加便捷了。在货运方面,机场在今年开通两条洲际航线的基础上,将继续新开加密航线,提升国际货运航线的密度、覆盖面和通达性,确立其在国际货运中的枢纽地位。
(记者蔡佳)
无锡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