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以荣、唐、杨、薛四大家族企业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工商企业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荣氏
荣宗敬、荣德生创不世基业,列四大家族之首。当初荣宗敬主外,荣德生主内。而今荣氏家族的荣耀,乃是由荣德生四子一脉来维持。荣宗敬一支,分布于美国、巴西,早已远离,荣德生一支也主要分布于美国、香港,到在大陆的荣毅仁,官场商场两得意,儿子荣智健也曾经位列大陆首富。
唐氏
唐氏家族的发祥地江苏无锡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无锡唐氏原是常州人氏,祖先唐荆川曾任明朝兵部侍郎。无锡唐家从严家桥走出了两支显赫的后裔,一支是创办了庆丰厂的“七房”唐保谦,另一支是创办了丽华—丽新—协新系统的“八房”唐骧廷。唐氏一门,有一支三代皆是麻省理工高材生,而麻省理工在唐炳源入学50周年还专门开纪念会。唐翔千在香港也是地位显赫,香港千字辈多为企业家、金融家,国内则为专家学者居多。唐翔千之子唐英年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
薛氏
薛氏相对是没落了,要是当初,要排先后,薛家可能还是在荣唐前面。薛家乃无锡望族,较唐门更为显赫,官高爵显,根深蒂固而又财大气粗,不仅在当地,就是在整个江南也是声名显赫的。薛氏以薛福成(曾门四弟子之一,指曾国藩门徒黎庶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最为出名,薛福成官至左副都御史,位在九卿之列,并于一八八八年秋以“钦命”二品顶戴,三品京堂候补衔出任英、法、意、比四国钦差大臣,儿子薛南溟早就在上海滩创业,同时根据史实,如果没有薛南溟的支持和帮助,现在的荣氏和唐氏家族可能也不会有如此兴旺之势。
杨氏
杨氏是无锡第一个创办企业的工商业家族,无锡杨氏家族从1895年创办无锡第一家近代企业——业勤纱厂,到1937年抗战爆发,祖孙三代从事和参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营,先后创办了业勤纱厂、无锡电话公司等,李鸿章曾赏识其(杨宗瀚)称:“杨三捷才,非他人可及”。杨宗濂(1832-1906)、杨宗瀚(1842-1910)作为杨氏家族第二代,不仅为官,而且从商。光绪二十一年(1895)后杨宗濂倦于政事,与弟宗瀚(其协助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开发台湾,立下汗马功劳),在无锡创办业勤纱厂,这是江苏省内第一家现代化机器生产棉纱的工厂,对奠定和发展无锡民族工业,起了开拓性的带头作用。杨氏企业兴办后,然后再有无锡荣家、周家、薛家的面粉、棉纺、机器、缫丝业的出现。在这一点上,杨氏家族功不可没,在无锡经济发展史上,应该留有浓墨重绘的一笔。杨氏以民族工商业而兴,然而子孙辈却以研究学问而著称,俨然成一诗书之家。杨氏家族最有名的乃中国第一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和钱钟书妻子杨绛。
鸦片战争的炮火,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吹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号角。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亘古未有的巨变,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民间资本的独立经营,中国民族工商业终于破茧而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实业救国”成为了时代最强音。清末“新政”、日俄战争、辛亥革命和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经济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发展的机遇,使中国民族工商业从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成长中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历经了南京政府成立、东北沦陷、世界经济危机、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有高潮,有低谷,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艰难发展过程。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社会真正迎来了希望和发展的曙光。中国民族工商业也随着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终从民族资本工商业转变为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一个大国要想真正的崛起是不能靠外国资本的暂时垂青,也不能靠从纳税人手中得到的钱攒几个大型企业显示阔气,他需要的是市场下的活力企业,这些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的而不是坐等垄断利润,要自负盈亏而不是国家埋单,是实业经济体而不是买空卖空,是产品制造者而不是资源采掘者,而只有民族企业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国家政府在民族资本未来的走向中起了决定作用,但普通民众和民族资本本身也不是完全毫无作为,我们要积极参与其中,说服政府作出让步,为民间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和财富来源。但是放眼时下中国改革开放的趋势,民族工商业最有竞争力,凭借自身的优势,稳步发展,一定会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