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nchbase数据有时延宕得离谱。据weave个人天使郭威透露,自去年成立,职业社交初创公司weave实际上已拿投资超过200
万美金;而除crunchbase披露的三家机构:darlingventures、teecangelfund和yc
外,其个人投资者,还包括像王刚这样的中国本土天使,王刚曾投资“滴滴打车”。
前两天,我在旧金山见到weave创始人abc/brianma,请他谈一谈他所发现的;恰逢周五拜访linkedin,也与
linnkedin中国掌门人沈博阳有交流,获得一些“领英中国”的变量。我把两位职业社交领域人物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enjoytheinsights
fromsiliconvalley!
weave创始人abc/brianma
1.问题和机会
首先我们看到的一个机会是:linkedin确实很好,比如你和一个人或一群人在一个会议认识,回家后你们就可以相互链接,这也使linkedin
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网络。
但它的问题是:它可能没有办法帮你去提升你链接的人数,你还是必须自己去创造机会,比如去学校认识更多人,然后与他们在linkedin
链接,或者去其它社交场所等。
第二个问题是:linkedin
现在有大量垃圾信息。有些人可能想认识你,还想和你见面,但你没有这种意愿,这时候你就会很烦,或者觉得像被垃圾邮件骚扰。我自己现在在linkedin上大概有
500个message一次也没打开,主要是一些像招聘人员,或因为其它业务想联系我而发过来的信息。
基于这两点,我们在做的第一件事是帮用户提升链接数。我认为这件事很重要,因为假设你正在寻找的是一个刚毕业的人,但其实这群刚毕业的人他并不知道如何增加自己的职业网络圈子。
而在解决垃圾信息这个问题上,或者说在职业社交领域如何更好匹配双方意愿问题上(doubleauthentic),我认为tinder
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就是说总体而言,我们希望在职业社交领域能够提供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具。现在5
分钟内,你就能对一个人说话,就可以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人喝咖啡,人们真的可能在没有工作时获得一个工作,或者投资人和创业者能很快通过几句网络交流就见面,我觉得所有这些事情的发生,其实都基于因为工具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2.哲学观:彻底“去中心化”
另外从整个大职业招聘行业讲,这个行业里几个环节也有一些变量,比如想找工作的人这个链条。如果你去看今天美国获得工作的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我相信很大部分。
它可能是通过一个朋友帮忙,或者来自其它朋友的朋友的推荐,甚至可能是你在咖啡馆里聊了一次天的人给你提供的帮助。所以相比过去那种很直接、目的性明确的找工作方式,今天的人,他实际上是在通过人际网络发现工作机会。
另一面从企业端看,一个公司能雇佣到的最好人才,往往是那些已经有工作的人,也就是“被动求职”的人,所以这也回到同样路径,即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好的人才。
甚至实际上在我们的哲学观里,并不以“雇员”和“雇主”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相反,我们更倾向以“inpidual”
这种方式去思考,包括传统企业这一端,我们认为哪怕你是一个公司的cto或ceo,也应该更强调你作为“inpidual”的一面,而不是职业身份。
这样的哲学观,也决定用户进入weave
时的语境。就是说,当用户进入,它不是一个想找工作的人,在一页一页滑动企业招聘页面;也不是企业主,在一页页滑动想找工作的人的简历。我认为这两种语境都还是传统固定模式的那种语境,并且产生的还是传统固定的结果。
这种传统固定模式结果就是:因为想找工作的人即employee实在太多,而employer永远只想要那位于top的3
个,这种模式最终会因为没有办法work而奔溃。但是当你以“inpidual”思维方式去思考,你会减轻相当一部分压力。
就是说,虽然你仍然可能是一个公司cto或ceo,但你在作为“inpidual”
语境下感受不一样。这时你想遇见谁呢?可能是一个工程师,或者是一个媒体记者。换句话讲,作为“inpidual”
的一面,你同样是在创造很多不受传统在线招聘思维禁锢的职业领域机会。
所以,我们想改变和打破的其实是职业社交领域的一种传统关系,我们希望把一切碎片化后,大家各自作为“inpidual”
个体,在一大片碎片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或者说去创造机会。
linnkedin中国掌门人沈博阳
不排除未来拆分“中国”这块
linkedin今年5月数据,中国大概有500万用户,而到现在10月,中国用户数是600
万。也就是说,第一中国用户增长速度很快;第二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可能是在如何增加用户粘性方面,所以在内容/媒体领域,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动作。
和linkedin
全球一样,我们有可能在中国招募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来贡献内容。但这里的一个问题是:客观地讲,美国能贡献内容的人的数量要比中国强,中国有很多人他也愿意写,但内容质量上不一定能写得好,就是存在一个“想写但写不出来”的问题。
我觉得这方面,各行各业的专家可能会做得更好。现在中国市场内容领域的一个问题是,像门户网站或百度百家,一些很有想法的人在上面写东西但跳不出来,因为他文章的点击量不一定会上去,它最后的点击量可能还不如说是,那些今天骂骂这个、明天骂骂那个的文章的点击量高,所以在围绕各行各业“专栏作家”这方面,我们会去做一些事,就是说它可能会形成一个像“专栏作者”这种感觉的东西。
另外linkedin
在全球成长模式,本身是个“慢模式”,而中国是一个有几亿规模的市场,所以用户增长这方面,我们其实不担心,我们真正要考虑或者比较担心的是:如何能把linkedin
这种慢模式,在中国市场的成长能够让它跑得快一点。
现在我们已经在用一些比较老土、但本土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做一些线下推动,像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举办“领英影响力”等;再比如“学校就业中心”其实是个很好的节点,美国很多学校,它的就业中心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找到工作,那我们接下来在这方面会有一些作为,比如
11月11日北大作为第一步。但可能更多,我们会从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好的学校开始,然后再往下推进。
我觉得linkedin
进入中国,其实它真正难的地方在于说:它是一个偏社交的东西,从产品角度,它所有人都连在一起,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即你怎么去把中国这块业务剥离出来,以使它达到更快的增长速度。
像evernote进入中国,它可以重新去起一个数据库,然后和中国用户说,你可以用这个新数据库,但需要你重新注册一下,而作为一个社交网络,这对
linkedin很难,就是说:你怎么去把中国这块拆出来,然后实现一些新创新加速用户数增长。
比如前几天文章,我有看到你们提linkedin
移动版难用,那我确实也觉得难用,那怎么可以让它在移动端更简单、便捷一点?举个例子,是否可以支持用户用手机号码注册?但这些细节方面,可能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会比较难理解,所以怎么去把中国这块业务剥离,使它达到更快增长是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在移动端,其实也做了一些本土化推进,比如你可以在领英捆绑微信二维码,你联系方式即contactinfo
这块,如果你愿意放上去,别人通过微信扫描一下,他可能本不知道你微信号,但通过这样一扫,他就可以向你发出邀请,看是否能加你微信。
另外我们还做了一个公众号叫“领英中国”,这是一个专供用户检索人脉的公共号,用户加到它后,可以直接调出某个人在linkedin的数据。
比如你搜我的人名和公司名,你就会直接进入我linkedinprofile
页面。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微信端直接浏览某个人的简历,并向他发出链接申请。这等于是在移动端一个很常用的app
里有了领英一个入口,并且作为一个工具,它能够真正帮助到用户。
但总的来讲,虽然绑定微信现阶段,但长远看,肯定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如何把linkedin
这种“慢模式”在中国让它能跑得快一点,我想,我们未来也不排除可能会将中国重新整出一块。
作者:杨琳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