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为的压制已经成为热点,国内半导体必须自力更生
上周末,整个网络都在热烈讨论一件事,那就是美国对华为的禁令进一步升级。
2020年5月15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禁令,针对中国华为修改出口管制,将华为及其关联公司使用美国商务部管制清单上的软件和技术设计生产的产品列入实体清单。
这一次,条例重新规定,只要海外企业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产品,在出口到华为之前,必须获得美国的同意。如果他们没有申请许可证就出口到华为,他们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换句话说,美国商务部想要表达的是:“所有由使用美国相关技术、半导体设备或使用美国芯片技术和设备的外国公司提供的芯片,都应该被华为和hisilicon考虑。之前,你需要先通过美国政府。”
2019年,当美国限制华为5g技术时,其针对华为“美国技术”标准的出口管制措施仅占25%。尽管今年下半年有消息称,美国商务部将把这一标准下调至10%左右,但其目的是利用权力阻止tsmc等非美国企业向华为供货。
但总的来说,这对华为仍然无害。
这是因为,从过去的出口管制措施来看,无论是25%还是10%,仍有回旋余地。其中,tsmc当时也做了内部评估,除了14纳米受到限制,7纳米晶圆工艺源自美国,占技术的不到10%,华为仍有可能继续供货。
但是,这一次,美国政府表示,只要有符合“美国技术”标准的产品,即使有0.001%,也必须得到它的批准。显然,这项规定旨在完全限制华为可以使用美国技术设计和生产的所有技术和产品。
在压制5g失败后,美国现在正试图完全切断华为芯片的全球供应链。
考虑到这项措施会给晶圆代工厂带来巨大的经济影响,美国已经给了它120天的缓冲期,以减少这项法规变化的影响。
受到升级限制的华为没有坐视不管。相反,它开始向tsmc下大秦诛神司最新章节高达7亿美元(约49.7亿元人民币)的大规模芯片订单进行采购。
据报道,华为订购产品的制造过程涵盖5纳米和7纳米。
但从侧面看,在制裁背后,华为获得高端技术产品(kloc-0)的渠道越来越窄,日子越来越艰难。
在过去的一年里,华为在压力下,基本实现了自主研发的替代或非美国供应商在集成电路设计上的转换。
然而,在制造领域,如上游半导体设备和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仍然被美国制造商垄断。这涉及到制造商提供的大量符合美国相关技术标准的产品。其中,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基本上由cadence、synopsys和mentor主导,市场总份额超过90%。虽然国内eda品牌包括华大九天、核心愿景、广利威和桂润电子,但本土化程度很低。
例如,在射频前端模块这一关键领域,华为仍然严重依赖于美国制造商,如qorvo和skyworks。
对于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链来说,虽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但在先进制造工艺和半导体设备方面仍然落后,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迄今为止,美国半导体制造商仍占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40%左右。其中,在沉积、刻蚀、离子注入、化学机械抛光、清洗和检测等高端领域,美国的应用材料、林凡和田可等制造商拥有领先技术的优势和稳定性,而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制造商很难与他们相提并论。因此,华为仍然需要依靠他们制造的半导体元器件和设备,在中国很难在短时间内替代它们。
此外,根据新规定,对华为的非美国供应商的出口已经开始受到限制。主要代表是以tsmc和三星为首的非美国企业。
特别是在美国的蓄意压制下,tsmc向美国政府提交了提名表格。与此同时,美国发布了对华为的禁令,tsmc宣布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一个耗资约120亿美元的先进芯片工厂。
tsmc一直是华为先进工艺的芯片制造商。例如,华为麒麟980和麒麟990都使用tsmc 7纳米工艺。
尽管中国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smic几乎无法取代它,但其最先进的晶圆加工技术仍在14纳米以内。总的来说,制造过程落后tsmc两代人,落后三星一代人。目前,替代生产的芯片性能将大大降低。
因此,如果tsmc的供应被切断,这意味着华为5纳米芯片制造新的消费电子产品的前景将令人担忧。
总的来说,从去年针对华为的5g技术到现在华为的全面“封锁”,我们开始切断任何全球供应链。美国对华为的压制已经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自2019年5月15日被美国控制以来,华为一直在积极备货,以充分应对美国不合理的专横制裁,因此禁令不会影响中短期的正常运营。然而,华为未来发展的困境是纸上谈兵。
然而,更加严峻的环境只会迫使华为和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更加强大。
目前,华为的技术积累逐渐变得非常强大,从芯片到系统,基本上都有合适的替代品。例如,现在可以生产5g基站,而不需要任何美国部件。当然,仍有一些关键节点没有打开,即自主开发的芯片需要由工艺先进的公司制造。
目前,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已在smic投资约160亿元人民币,旨在加快7纳米和5纳米工艺技术的研发,开发高端产品流。
此外,对于国内其他半导体产业链而言,美国对华为制裁的升级,进一步迫使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加速增长。
目前,中威公司的中蚀刻机已进入tsmc 5纳米供应。北华创硅刻蚀机进入smic 28纳米生产线批量生产。梅生清洗机在海力士、长江仓储、smic等生产线上批量生产。沈凡间狱无错版阳拓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进入smic和华威28纳米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生产。精密测量电子和上海瑞丽打破了国外在测量领域的垄断,获得了多次订单。此外,长川科技和华丰测控也在模拟测试机领域取得了突破。
国内替代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